科学上网访问Telegram
在大多数国内小伙伴的真实体验里,科学上网是打开Telegram的基础操作。没有这个前置,无论你是手机党还是电脑党,基本都是“连不上”的局面。
借助稳定的VPN工具
先选择知名VPN:找一款靠谱、口碑好的VPN,像我去年帮表弟搭建科学blog时常用的ExpressVPN或NordVPN,这些在业内评价不错,别贪便宜用来路不明的免费工具,安全和速度很关键。
配置国内无法访问节点:在VPN软件里优选非国内的节点,比如日本、美国、新加坡等,不要选中国或港澳台的节点,亲测新加坡节点VIP速度很稳。
登录后再下载Telegram:保持VPN开启状态,去Telegram官网下载原版Telegram应用,这一步别关掉VPN,不然下载到一半容易断。
通过加密代理实现连接
找靠谱代理资源:如果VPN不稳定,可以考虑Shadowsocks或V2ray的小众加密代理,要选社区活跃、维护及时的方案,可以去GitHub逛逛,一些项目下经常有最新教程和服务商推荐。
配置本地加密端口:下载代理客户端后,设置本地端口,记得要打开全局或者做好应用代理规则,不然部分Telegram功能还是用不了。
开启代理连接Telegram:代理配置完成后,开启Telegram,亲测网页版和客户端都能正常登录。换节点或代理协议时要及时重启Telegram,防止缓存影响速度。
像我自己帮朋友做海外交流时,发现用了V2ray后,Telegram大文件的收发比VPN还稳,尤其是晚高峰。遇到打不开的情况,常见原因是节点被墙或者账号被冻结,多换几组试试。
多渠道获取可靠Telegram安装包
由于直接在App Store或者各大安卓市场都找不到Telegram,安装包下载安装也是一个技术活。
通过Telegram官网下载原版
进入官网下载页面:开好科学上网后,第一步直接登录 Telegram 官网,对应选择mac、Windows、安卓或者iOS端的原生下载链接,别从不明渠道下载防止被植入木马。
下载并安装至设备:按自己设备系统选择合适安装包, 下载完成后用杀毒软件再查一遍,防止带病毒。
首次登录进行二次验证:安装后首次登录Telegram,系统可能会发邮件或短信进行安全二次验证,留意手机和邮箱,别点到钓鱼链接。
社区分发版本获取应用
进入Telegram技术社区:有很多Telegram非官方中文技术社区专门分享安卓APK或者PC端绿色版资源,如TG群组、网友博客,亲测Telegram Forum有专用置顶资源贴。
鉴别文件真伪检测安全:下载时看清分享者资质,推荐只用已被社区老用户验证过的版本,避免中了盗号包。
利用虚拟机沙箱先测试:新手担心安全可以先在虚拟机或者沙箱环境装一遍,确认无异常后再正式用在主设备上。
去年我就试过一个第三方分发的绿色版,结果差点被植入广告弹窗,后来改用官方或大厂社区镜像,基本没碰到大问题。
换用海外手机号注册&收发验证码
中国国内的手机号越来越难收Telegram验证码,这基本成了大家注册过程里的最大痛点,换用海外号是曲线救国的实践干货。
申请虚拟海外号码注册
注册主流海外虚拟号:推荐选择美国、英国等地的虚拟手机号,有些服务商(比如Google Voice、TextNow)正规稳定,适合收验证码。
验证可用性再绑定TG:申请完虚拟号,先自己测试能否正常接收短信息,如果能收就放心绑定到Telegram账户。
备份好注册信息:注册成功后立刻截图保存虚拟号和验证码信息,防止后续更换手机或手机号导致账号丢失。
找海外亲友帮忙协助
联系亲友借用手机号:如果你在国外有朋友,可以直接让他们帮忙收验证码,成功率几乎是100%。
直接输入对方手机号注册:在Telegram注册页面填上他们的手机号,他们收到验证码后,第一时间转发给你输入就好。
及时更换为自己管理的号码:注册完初步用后, 后续尽快改绑到自己的长期可控制的海外号,减少被他人操作的风险。
我身边一位做外贸的朋友,就是托美国的客户帮忙收验证码注册,用得很放心。用虚拟号注册虽然便捷,但有时收不到推送,要多尝试不同服务商。
尝试镜像Telegram服务和网页版入口
有时候科学上网和节点都很正常,Telegram还是进不去,可以考虑镜像服务或者网页版Telegram做折中。

切换Telegram镜像服务
查找最新镜像工具:很多开发者不定期提供Telegram客户端/网页版镜像,这些IP一般绕过了国内无法直连的限制,Telegram Mirror Sites公益榜单会更新可用网址。
验证镜像链接安全合法性:每次用前先在网络搜索镜像网址,并核对网友反馈,防止围绕Telegram的钓鱼站点。
登录后收藏备用链接:进入可用镜像后务必收藏链接,并及时保存账号密码,避免下次失效还得重新找入口。
使用Telegram网页版进行交流
科学上网登录网页版:确定VPN或代理链路正常后,直接打开web.telegram.org,网页版界面和桌面版几乎一致,收发消息顺滑。
完成两步验证保障账号安全:每次初始登录时Telegram会给你发送邮箱或手机二次验证码,记得不要随便点开未知邮件。
同步移动和桌面设备:网页版登录后可以直接扫码同步手机或者桌面端,随时切换平台效率高。
去年我用网页版Telegram做临时沟通,省去了装软件的烦恼,但要注意浏览器插件可能监听敏感信息,尽量用干净环境访问。
寻找安全可替代Telegram的即时通讯工具
考虑到政策和技术的反复变动,有时换用其它工具反而更省心,毕竟交流最重要的是顺利和安全。
推荐主流国际IM工具
对比主流IM优劣:比如Signal和WhatsApp,这类加密通信应用在国内外用户都不少,Signal的端对端加密强悍,隐私保护很周全。
下载安装并注册体验:科学上网下下载安装,Signal现阶段在中国使用还算靠谱,注册流程和Telegram类似。
通知好友转移阵地:组织一次好友大迁徙,统一切到新的沟通工具,减少割裂沟通。
用企业级解决方案降低风险
考虑企业邮箱或chat工具:Slack、Microsoft Teams等协同工具也能满足国内外交流,只要对方支持注册,用起来霸道省心。
验证数据隐私安全性:企业级产品普遍隐私保护到位,也有更多企业版的安全选项。
搭建自己专属服务:不放心也可以自己搭建Matrix、Rocket.Chat等自托管IM,完全自己把控服务器和数据。
我见过有不少技术博客站长,干脆用Matrix跑社区私聊,虽然门槛比Telegram高,但是数据都在自己服务器上,安全放心。
电报常见问题解答
Telegram可以在中国长期使用吗?还有哪些不稳定因素?
很多人问我,Telegram能不能长期在中国稳定运行。实际情况是,2025年政策层面没有松动迹象,绝大多数网络环境还是直接被墙。即便你用VPN或代理成功连上了Telegram,也可能遇到服务器被封、节点不稳定、账号验证码收不到等常见问题。并且技术上可能会出现突发的“IP封锁”、“UDP端口劫持”、“突然掉线”等现象。想要长期用,最大的难点是科学上网环境本身的持续可用性,这涉及到梯子的质量和运营策略。最保险的做法是准备多个备用代理和海外手机号,定期更换登陆设备和节点,保持敏感数据和账号的安全。同时保持关注行业资讯,比如Telegram的更新公告、社区技术贴,这样出了新状况也能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案。
Telegram为什么要用科学上网才能访问?直接用手机流量有什么问题?
Telegram在2025年依然属于被GFW屏蔽的海外应用,这意味着通过中国大陆所有的普通宽带、4G/5G流量卡直接访问Telegram服务器时,流量会被DNS污染、IP封禁等措施拦截。科学上网实际上是通过VPN、Shadowsocks等方式,把你手机或电脑的真实网络路径“穿越”到海外节点,再访问Telegram服务。这样数据不会被大陆网络直接拦截,可以获得稳定的加密信号。如果你用手机流量,哪怕是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,依然因为底层被骨干网封锁而打不开Telegram网页或APP。只有科学上网,线路出口在境外,才可能突破封锁,成功访问Telegram,包括收发文字、语音等功能。
国内手机号为什么经常收不到Telegram验证码,有办法解决吗?
2025年很多用中国手机号注册Telegram的用户遭遇“死号”现象——就是一直收不到注册/登录验证码。原因其实有两个:一方面,Telegram为安全起见,对境内短号码、运营商网关采取了风控策略,涉及高频申请时会直接阻断下行短信; 部分国内运营商对境外应用短信存在主动过滤机制。结果就是用中国手机号容易被卡住注册流程。要解决这个尴尬问题,最主流的办法是用真实海外手机号或者相对稳定的虚拟号码,像Google Voice、TextNow那类,收Telegram验证码通常比较顺畅。你也可以尝试让国外朋友或家人帮忙接收验证码,后续及时改绑到自己安全控制的号上,这样后期登陆和安全验证也会更放心。如果你实在没法弄到海外号,那就多多尝试不同的科学上网环境和注册时段,有时候换个时间也能收到验证码,但成功率要低一点。
